园林城市创建专题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园林城市创建专题
河北---“创园”改变生活
作者:admin  来源:河北工人报  发表时间:8/5/2015  浏览:次  推广此文章
   老人依赖园林休闲养生,孩童喜欢在公园里嬉戏玩耍,壮年则需要有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放松、怡情……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的重要注脚。我省从1993年开始启动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历经20年“创园”,我们生活的城市绿了、美了,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本报记者自9月中旬开始,历时一个月,行程踏遍全省11个设区市及4个县城,采撷各地20年“创园”硕果,与读者分享燕赵大地日渐浓郁的山水园林气息!

    园林绿化改变生活

    金秋的塞外张家口,天气已经渐冷。但是每天上午9点,73岁的市民张德清老人依然会准时坐到清水河岸边和他的一帮“渔友”一起享受垂钓之乐。河面波光粼粼,岸边花红翠柳交映成趣。

    张大爷告诉记者,清水河有着千百年的历时,被张家口人称作“母亲河”。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臭水沟”。“那时候我们家就住在河边,一到夏天,都不敢开窗户,那个味啊,跟猪圈似的!”回忆起几年前的生活环境,张大爷感慨不已。

    “春种一棵树,秋收一把柴”,这是记者在张家口市采访时,听到园林工作者对该市过去绿化之难的感叹。但随着2011年该市成功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这一状况早已成为历史!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张家口市年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却有1907毫米。市园林局局长田家琳告诉记者,干旱、寒冷、大风是城市园林绿化最大的自然阻力,市区周边大量的荒山秃岭更是城市生态的硬伤。

    从2003年开始迈步,张家口市的“创园”之路走了艰难的8年。他们通过实施以“节约型”绿化贯穿始终的荒山绿化、河道治理、绿道美街等绿化攻坚战,种活了树、养浓了绿。

    2011年年末,该市终于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绿地率从15.7%提高到36.1%,绿化覆盖率由21.36%提高为40.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4平方米增加到10.97平方米。昔日尘土飞扬、黄沙漫天、缺树少绿的景象换成了如今的青山秀水、绿意盎然的山水家园。

    而同样的绿化硕果,在全省9个国家级园林城市、6个国家级园林县城和城镇随处可见!

    10年前,沧州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68平方米,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迅速增至9.63平方米。从事园林工作31年的园林职工王伟告诉记者,在沧州这片盐碱地上增加这么大的绿量、建造出这些高水平的公园绿地实在是个奇迹!沧州市园林局副局长郭春生告诉记者,盐碱地是一直以来制约沧州市城市绿化发展的桎梏。从2005年开始,他们大胆创新,在注重乡土树种的基础上,根据沧州的土质和气候特点,科学引进了油松、白皮松、法桐等20多个新品种,初步形成了具有沧州特色的园林风格。

    记者从河北省住建厅园林办了解到,2008年至2011年,全省新增城镇绿地面积4万余公顷。2011年新建公园、游园523个,全省公园数量达689个,是2007年的1.5倍,群众的居住环境大为改善,拥有了更多的健身、休闲、娱乐场所。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比1992年提高19.4、16.2个百分点和8.1平方米,各项指标在全国排名大幅提前。

    量变到质变提升城市品位

    9月26日下午,记者在廊坊市和平路一侧的城市“绿道”上见到了正在健身的爷孙二人。60多岁的田广斌老人在印着自行车图案的两米宽的路上慢骑,孙子在旁边标着一对大脚丫图案的两米宽路上慢跑,茂密的绿化带将行人与快车道的尾气、噪音与危险分隔开。

    2011年,廊坊市在我省率先启动绿道绿廊建设,如今,市区内43公里的绿道绿廊为广大市民的绿色出行和休闲健身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空间。

    作为廊坊市的一号绿道,和平路绿道沿途贯穿了蓝水湾游园、带状公园、文化公园、体育馆、图书馆和6个居住小区。自行车道是红色的沥青,印有自行车图案;行人道则用橘黄色透水砖铺就,醒目的卡通大脚丫儿图案更增添了几分童趣。绿道沿途到处可见野花和林荫浓密,并且配备了坐凳、垃圾桶、庭院灯等设施方便市民休闲。

    据省风景园林与自然遗产管理中心有关人士介绍,绿道休闲是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是城乡居民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绿道绿廊建设不仅有利于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缓解交通拥堵,还为市民提供一个慢行休闲空间,让市民“出家门、行绿道、赏美景”。

    在邢台市七里河边上,记者见到了和类似的休闲场所。浓荫遮蔽下的七里河风景健身绿道上,有骑双人自行车赏景的情侣,也有满头大汗正在健走的花甲老人。绿廊下面是水面宽阔的七里河,沿岸花红柳绿,鸟声鸣啼,充满了田园野趣。拿着相机在七里河边摄影的郑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节假日休息的时候,他都是闷在家里上网、看书或者和朋友打打麻将。“现在可不一样了,只要一有空我们就出来玩儿!”

    邢台市园林局局长张世航介绍说,该市自2010年成功申报省级园林城市以来,按照“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的原则,实施了“六廊一道”建设。将市区连接沙河、南和等周边县的六条快速路,打造成植物配置合理、景色优美别致的绿色走廊。同时在城市外围构建了全长69.2公里的回字形绿道圈。

    据省园林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我省在园林绿化的投资为420亿元,超过前15年的总和。整体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扩绿增量的同时,通过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塑造个性特色等多种措施,推动园林绿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建成了一批文化品位高、生态效果好的骨干工程和精品工程。如唐山南湖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石家庄市滹沱河、秦皇岛市大汤河、廊坊市双环绿带、迁安市三里河等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廊坊市获得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城市”称号;唐山南湖湿地公园和涞源拒马河源湿地公园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唐山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建设项目、乐亭县生态保护及绿化工程项目、三河市泃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石家庄市西北部水系环境治理项目等园林绿化工程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城市绿化质量的提高,有力提升了城市品位。

    “绿化+文化”彰显城市内涵

    “将相和”、“二度梅”、“荀子劝学”……走在邯郸的大街小巷,一个个带有文化典故的小游园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邯郸在园林建设方面,巧妙地将千年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园林相融合,使一座座小游园有了文化的“魂”。

    10月9日下午,记者在位于邯郸市人民路和滏河大街交叉口东南角的罗敷园看到,面积不大的街心游园里,绿树环绕、鸟语花香。回廊下面,有三五成群聊天打牌的,也有邀朋引伴吹拉弹唱的。秋风送爽,丝竹环绕,充满了闲情逸致。家住展览路的郭阿姨对记者说,她每天一早一晚都会出来走走,不用几步就来到罗敷园。“游园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了,每天出来逛一圈儿,真是神清气爽乐逍遥!”

    除了街头随处可见的文化游园,邯郸市内许多公园里也留存了古赵珍贵的历史缩影。占地360亩的丛台公园内,保存着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丛台。园内建有“邯郸碑林”和廉颇、蔺相如、程婴等7位历史人物为代表的七贤祠。 在历史文化公园赵苑,现遗存有铸箭炉遗址、南北梳妆楼遗址、照眉池遗址、插箭岭遗址及插箭岭小城等。园内还建有占地100亩的“邯郸成语典故苑”。

    近年来,我省邯郸、秦皇岛等市逐步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园林绿化中,一批特色园林文化城市的容貌初露端倪。

    秦皇岛是我国首批“国家园林城市”。作为“资深”的创园城市,该市的园林绿化已步入跨越发展阶段。“提升层次”是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秦皇岛市园林局副局长金忠革告诉记者,将文化元素融入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摆放几个雕塑,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体系。

    北戴河列车雕塑、奥林匹克墙、戴河生态园等等,这是记者于近日在秦皇岛市采访时“随手拾得”的耐人寻味的景观。登上“北戴河列车”,聆听一下秦汉、清朝、民国时期北戴河的故事;在奥林匹克公园与世界冠军的铜像合个影;在森林体育公园像运动健将一样敞开了踢一场足球;在戴河生态园的回廊里领略田园风光;漫步“绿荫中的红飘带”;健骑在“北方滨海第一路”……一山一景中,文化元素已经深植人们心中。

    提高城市生态承载能力

    9月19日早晨6点,记者来到位于承德市中心的佟山公园。许多市民正沿着山上的石板路向上健走。在顺着山体开辟的四个健身平台上,有踢毽的、跳舞的还有打拳的,根据运动的方式不同,形成了4个健身区。在山顶的一个平台上,74岁的秦继掌老人正在练太极剑。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没有修这个公园时,他只能到附近的承德大学里锻炼,那里地方小,非常挤。自从这个公园建好后,他现在天天上山锻炼。

    承德市园林局局长万忠然告诉记者,承德是以山体为分界的组团式城市结构,沟沟岔岔里全是居住区。对承德市来讲,园林绿化最大难点是没有建设用地。“路多是打隧道、凿岩修出来的,能留出几米宽的绿化带都很难。找平地建大型公园就更难了。”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他们树立了“园林上山”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山体休闲公园,向山体借绿。

    经过几年的努力,承德市共建设18个山体公园,服务半径在300到500米范围内,满足了人们就近游憩的需求。据统计,以前每天大约一万多市民要到避暑山庄内休闲锻炼,而如今至少有63%的市民选择就近休闲,大大减轻了避暑山庄的接待压力,减少了对文物的破坏。

    绿化能有效改善环境,使环境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在人们的印象里,石家庄一直是个缺水之城。10年前在五七路上大学的苏圆圆至今还记得,学校后面的滹沱河那时候是一片“沙漠”。然而,谁能想到10年后的今天,苏圆圆经常在节假日开车带着孩子“故地重游”。如今的滹沱河水面宽阔大气,两岸绿树掩映,河面上载着游客的画舫徐徐划过。一片江南水乡韵味跃然而出。

    “将水系建设与周边土地升值、城区改造与项目开发有机结合,不仅改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好去处,更为城市发展创造广阔的平台。”石家庄市园林局副局长王锡江在谈起水系建设时这样认为。

    “创园”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的过程。省住建厅厅长朱正举解释说,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分别有70多项和50多项考核指标,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如道路、污水与垃圾处理率、供热、供水等。在创园过程中,各地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功能缺失、整体承载能力不高等突出问题,提升了城市道路、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环卫、防洪防灾、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载体功能。截至目前,设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84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4.11%,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6.82%,燃气普及率99.86%,城市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

    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PM10浓度比上年降低1.3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分别下降6.67、3.45个百分点。随着环境的改善,众多大项目纷至沓来,优美的生态工业园区成为新的产业集聚区,与生态相关的收入超过100亿元,带动了城市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针对下一步我省园林绿化工作,朱正举说,重点是按照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创建园林城市为统领,抓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增绿提质、公园游园建设及城镇绿道绿廊建设,抓好城镇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绿地率达到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全省设市城市全部建成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县城比例达到60%。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绿地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8平方米,省级以上园林县城总数达到70%,基本形成冀东、冀南园林城市群,环省会园林城市群和沿海园林城市带的新格局,不断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10-2020 衡水市园林中心. 访问量:11708957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红旗大街618号  电话:0318-2122853   技术支持:起航网络
冀ICP备11011645号-1